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
 
新的健康观
发布时间:2013/04/03 08:23:39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并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长期的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也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国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1)积极的自我观;(2)恰当地认同他人;(3)面对和接受现实;(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2、马斯洛 心理学家 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3、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七个方面:(1)自我意识广延;(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绪上的安全性;(4)知觉客观;(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6)现实的自我形象;(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4、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9个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1)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2)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3)自尊感;(4)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5)个人的成熟;(6)人格的统整;(7)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8)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9)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
5、Scott提出多达10类共75条心理健康标准:(1)一般的适应能力:灵活性,把握环境 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 地改变行为的能力;(2)自我满足的能力:生殖欲(获得性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 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3)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4)智慧能力: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理解;(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6)创造性: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7)自主性: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8)完全成熟: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平衡,成熟的而不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有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9)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充满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率直。
国内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严和锓(1980)提出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积极向上、面对现实和环境的能力; (2)能避免由于过度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病态症状;(3)与人相处时,能保持发展融洽互助的能力;(4)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5)有能力进行工作;(6)能正常进行恋爱。
2、王效道(1990)提出,正常心理应具备下列8项标准:(1)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以内, 并能正确反映事物;(2)心理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 (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5)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7)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结合生理要求得到满足;(8)自我要求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他还认为心理水平可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甚至于道德痛苦等七个方面加以评量。
3、王极盛等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6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4)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5)人际关系的适应 。
4、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5、王希永等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1)智力正常,思维方式正确,能唯物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一切事物;(2)具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毅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顺利时不骄傲自满;(4)需要是合理的,动机是可行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5)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所赞许的道德品质,能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6)经常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出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可以及时地、成功地进行调整。
6、李百珍提出7条标准:(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3)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4)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5)心理健康者对社会有责任心;(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7)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7、黄珉珉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2) 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具有健全的人格;(4)具有良好的情绪体验; (5)具有正常的行为;(6)有正常的心理意向;(7)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适应能力;(8)有一定的安全感,有信心和自立性。
8、郑日昌认为:心理健康包括:(1)正视现实;(2)了解自己;(3)善与人处;(4)情绪乐观;(5)自尊自制;(6)乐于工作 。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一般认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一般而言,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1、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经验标准更强调其个别差异。同样的生活事件,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自我体验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
2、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例如:大学生根据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应当具有独立生活与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事务的能力,而如果有的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便需要引起重视。
3、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更多的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4、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人生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有的心理困惑属于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压力之于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期待引发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都需要应付。有些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当个体心理成熟后会自愈。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与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就可被视为心理健康。据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等级: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的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作者:思政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