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部门: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三进”工作,我们近期组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学建议》,现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省委高校工委宣处
2017 年 11 月 20 日
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学建议
各高校要认真组织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研读党的十九报告及相关文献。在读懂、吃透报告精神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三进”工作。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除拿出专门时间给学生作一次专题辅导报告外,要做好教材内容的调整工作,做好在相关章节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渗透工作。要从各门思政课的实际出发,将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纳入课程考核范围。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建议
在绪论中,要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成果。
在第一章的教学中,在世界的物质性部分,要渗透党的十九大指出的“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背景);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部门,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多次强调的“新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总开关等内容;在运动与静止部分,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的十九大一方面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另一方面强调我国的基本国情、国际地位没有发生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性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的思想;在对立统一规律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指出的“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思想;在内因与外因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思想;在质量互变规律部分,要渗透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容;在适度原则部分,要融入党的十九大指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思想。
在第二章的教学中,在实践决定认识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指出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思想;在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反作用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精神。
在第三章教学中,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等精神。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等思想;在人的全面发展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
在第四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从商品经济的共性层面分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内容。
在第五章讲授经济全球化时,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思想。
在第六章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时,要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思想。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建议
在第一章第三节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增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第三节第三部分更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将第五章第一节第三部分更换为“在变与不变中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加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的重要论述;在第二节第一部分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容,在第二部分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时,将基本路线的最后一句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同时把“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等提法融如教学中。
在第六章第三节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新论述,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把“历史新使命”和中国梦放在一起讲授,增加“四个伟大”的内容;把“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新提法融进本节内容中。
在第七章第二节增加“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内容,将“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等新提法融进教学之中。
在第八章第一节增加“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在第二节增加“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等新论述的内容;在第三节增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把“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等新提法融进教材教学之中;在第四节增加建设教育强国、精准扶贫、健康中国等内容;在第五节增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想。
第九章增加“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等新论述的内容。
在第十章第二节第二部分“和平外交政策”中,增加“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的发展不威胁任何人”,增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略方面的内容,把“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表述融进教学中。
第十一章第三节增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表述的内容;在第四节中增加我国新时代的强军思想。
第十二章增加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内容,讲清楚新时代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讲清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改革的内容,讲清楚新时代“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等方面的内容。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建议
在导言中,加入党的十九大关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的思想。
在第四章第一节讲授新文化运动时渗透党的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精神;讲授五四运动、五四精神、一二九运动时,渗透党的十九大关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的思想。
在第四章,讲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时,渗透党的十九大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思想;
在第五章,讲授人民军队的创建相关内容、阐述党的建军历程与建军思想时,渗透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思想内容。
在第六章,讲授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成熟,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时,增加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内容,揭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讲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渗透党的十九大关于“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在讲授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和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渗透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
在第七章,讲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时,结合报告第六部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在第九章,讲授新中国建立初期党的外交政策时,结合报告第十二部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
在第十章第五节第六节,增加党的十九大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相关内容。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建议
在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中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容,讲清楚在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成才目标;第三节的标题建议改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清楚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最新论述;在第四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中增加“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的内容”。
在第一章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增加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中增加“青年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四个伟大的辩证关系”等内容。
在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中增加“过去五年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四个自信”等内容。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增加“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定位等内容。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中增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事业心和决心、对国防军队建设方向、对党内腐败治理的决心和力度”等内容。
在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内容,结合这些内容讲清楚人生进入新阶段,如何正确处理人生矛盾。
在第四章中增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内容。
在第五章中增加“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内容。
在第六章中增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的内容。
在第七章中增加“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等内容。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教学建议
在“导论”第一节,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之中;在第二节,除了将“三个自信”发展为“四个自信”之外,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增加“四个伟大”的内容。
在第一讲第二节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思想;在本讲最后增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我国发展战略新发展的内容。
在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教学中,需融入十九大报告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结合教材“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内容,增加十九大关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内容。结合教材“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教学,介绍十九大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内容,介绍十九大报告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一带一路”、建设贸易强国、优化开放布局、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等相关内容。
在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教学中,要融入十九大报告关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在讲授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时,需贯彻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的思想;在第三节“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教学中,要讲授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容,讲解协商民主的独特性和制度优势。在第四节“全面依法治国”的教学中要融入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内容。在第五节“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教学中,要融入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讲清楚党的十九大关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的思想。
在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教学中,要融入十九大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容。在讲授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制度和发展道路”时要增加“文化自信理论”;在讲授第四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时,要增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在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教学中,要融入十九大报告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在讲授第三节“保障和改善民生”时,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要贯彻共享发展和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要突出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目标以及“精准扶贫”等新要求。
在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中,要融入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内容。在讲授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制度”时,要增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等思想。
在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的教学中,要融入十九大报告关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内容。在讲授第一节“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基本理论”之“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时,要体现“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的地位,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党的建设总要求,特别是要讲清楚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
在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教学中,要融入十九大报告关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内容。在讲授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时,要融入党的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我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讲授第三节“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成果,深化学生对我国进入新时代国际地位变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6.“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建议
在绪论部分,要讲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逻辑上内在地包含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的中国化、时代化要求,本课程也必须适应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新要求而不断与时俱进。在自然辩证法与弘扬科学精神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的精神。
在第一章第二节的讲授中,在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等思想;同时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好自然辩证法阐释: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网络信息技术的技术手段。
在第二章第二节的讲授中,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动力和模式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即‘基本实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
在第三章的讲授中,在统筹协调方法论部分,要渗透党的十九大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精神;渗透全面深化改革的改革方法论要求;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精神。
在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在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在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第二节的教学中,在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当中提到的“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精神。在第三节的教学中,在科学技术的人文引导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方面的精神;在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保障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方面的要求;在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部分,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七大发展战略-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精神。
在第五章第三节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容要求。
7.“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教学建议
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中渗透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思想。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讲解中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思想。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讲解中要融入“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想。
8.“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建议
在导论部分要增加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内容。
在第一讲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在第二讲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的新要求。
在第三讲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思想以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要求。
在第四讲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精神。
在第五讲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四个伟大”的思想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想。
在第八讲,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相关内容。
9.“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建议
(1)结合形势与政策课实际,全力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形势与政策课要采用专题教学方式,将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作为学习宣传贯彻的重中之重。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讲清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讲清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2)创新形式,发挥优势,增强学习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准确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要积极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与优势,创新形式,丰富载体,采取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策划、全面发力,努力使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鼓励采用课堂教学、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微视频、微党课等形式,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小场面”、讲好“小故事”、讲清“大道理”,增强学习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鼓励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邀请省市两级十九大报告宣讲团成员走进形势与政策课课堂进行宣传讲解;在实践教学等环节中,要积极推动广大师生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宣讲十九大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干劲。
|